文|錢麗波

責編|小一

  

(網絡配圖,圖文無關)

  一甲子風雨同舟,六十年肝膽相照。在紅河州政協迎來成立60周年之際,回首自己這些年的工作歷程,不管從事怎樣的工作、不管身在哪個崗位,總跟政協有著解不開的緣分,就談談這一路走來我與政協的不解之緣吧……

初接觸:成為縣政協大會服務員

  兒時家住在紅河縣政府大院旁,每逢春節前后,大禮堂門口和墻上就張貼出一些標語,很多人會集中到禮堂里開會,特別熱鬧。聽大人說,這是縣里開“兩會”了。這么多人開會,肯定是特別重要,我心里充滿了好奇。

  1992年,參加工作不久,有了和政協工作接觸的機會。我在縣委辦從事鉛字打印工作,每年縣政協全會,“兩辦”的打字員自然也就成了大會秘書組工作人員,主要負責會議材料的打印、裝袋和分發工作。我們的工作都是機械的,見字打字,也沒有特別在意材料有中什么內容,但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多黨合作、參政議政、提案、提案辦理等一些字詞還是印在腦海里。

首相識:成為縣政協委員

  2002年,紅河縣政協進行換屆,時任工商聯秘書長的我,有幸被推選為縣政協委員。從此,我的世界打開了另外一扇窗,有了政協委員的新身份。

  我清晰地記得,會議報到時,當領到會議材料和那張鮮紅的委員證時,我既欣喜又自豪,然而更多的是茫然、迷惑和不知所措……

  我不知道該怎樣履行一名政協委員的職責,更不知道如何撰寫提案,內心倍感壓力,因為我肩負著全縣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和非公經濟人士的重托。參加新政協委員培訓后,我慢慢地知道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知道了團結和民主是政協的兩大主題;知道了什么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什么是黨的“愛國統一戰線”……

  在良師般的領導們、委員們的幫助下,我認識到,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政協委員必須更加努力學習、勤奮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開始學習如何與非公經濟人士交朋友,深入了解他們在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從民營經濟創新發展、優惠政策落實、小微企業融資難等多方面撰寫提案,在每年政協全會召開時,均以工商聯集體提案向政協全會提交。這些提案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重視和關注,許多制約非公經濟發展的困難和問題得到了及時解決。這讓我感受到了當一名政協委員的光榮!

再相知:成為州政協委員

  2008年,因工作需要,我調蒙自市僑聯工作,服務橋接政協委員,發揮僑聯作為政協參加單位的作用仍是工作中的重要內容。

  2013年,我榮幸地被協商推薦為紅河州政協十一屆委員會委員。這讓我感到既親切又陌生,親切的是能夠續寫自己和人民政協的難解情緣,陌生的是如何站在僑聯的視角思考全州的工作,也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作為僑界代表、基層普通的一名政協委員,我更加嚴格要求自己,遵守政協章程,履行政協職能,開好政協會議,積極參加州政協組織的建水紫陶產業發展現狀調研、屏邊產業扶貧攻堅調研、蒙自市物流產業發展工作等調研、視察活動。這使我不再局限于本部門的工作,而是學著從全州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把調查研究、建言獻策、反映社情民意作為己任。

  在開展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我撰寫了《關于加快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的建議》《關于積極推動和鼓勵公民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建議》等提案,參與了《關于及時開展全州僑情普查的建議》《關于建議州政府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滇南中心城市核心區——蒙自的飲用水源安全的建議》等聯名提案,為促進全州經濟社會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常相伴:與政協同行

  長策謀國運,良言濟蒼生。一份份政協提案,使我了解到全州發展的宏偉藍圖及促進經濟社會穩步發展的真知灼見;一次次委員們坦誠的發言中,讓我聽到了深入調研后的新思路,感受到了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的新作為。這些無不凝聚著委員們建言獻策的一片心血,以及奮力把發展藍圖變為現實的決心。我深刻地體會到了政協在國家和人民群眾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深地感受到政協委員是職務、是榮譽、更是責任。委員們豐富的專業知識、嚴謹的工作態度、無私的奉獻精神和飽滿的參政熱情感染著我、激勵著我不斷前行。

  憶往昔,在政協這個智力密集、人才薈萃的大家庭中,我對人民政協的了解和認識逐漸由淺到深,我對履行參政議政、建言獻策職能從茫然到輕車熟路。一路走來,我像一只小鳥展翅高飛,我的世界更寬廣,視野更開闊,我為自己是政協隊伍中的一員倍感溫暖和自豪。是人民政協教育培養了我,是人民政協為我提供了發揮才能的舞臺,是人民政協豐富了我的人生。11年的政協履職生涯,成為我人生中難忘的回憶,我與政協締結的這份情緣已深烙我心,如茶香、如酒醇,它不僅改變了我的工作與生活,更改變了我的人生。

  

  部分文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24小時內刪除。